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朱熹 南宋 · 沈继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六一、《道命录》卷七
臣窃见秘阁修撰、提举南京鸿庆宫朱熹资本回邪,加以忮忍。
初事豪侠,务为武断。
自知圣世此术难售,寻变所习,剽张载、程颐之馀论,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以簧鼓后进。
张浮驾诞,私立品题,收召四方无行义之徒以益其党伍,相与餐粗食淡,衣褒带博。
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或呈身于长沙简之堂。
潜形匿迹,如鬼如魅。
士大夫之沽名嗜利觊其为助者,又从而誉之荐之。
根株既固,肘腋既成,遂以匹夫窃人主威福之柄而用之。
于私室飞书走疏,所至响答。
小者得利,大者得名。
不惟其徒咸遂所欲,而亦富贵矣。
臣窃谓有大罪六,而他恶又不与焉。
人子之于亲,当极甘旨之奉。
也不天,惟母存焉,建宁米白,甲于闽中不以此供其母,而乃日籴仓米以食之。
其母不堪,每以语人。
尝赴乡邻之招,归谓曰:「彼亦人家也,有此好饭」。
闻者怜之。
茅容杀鸡食母而与客蔬饭,今欲餐粗钓名而不恤其母之不堪,无乃太戾乎!
熹之不孝其亲,大罪一也。
孝宗之朝,累被召命,偃蹇不行。
监司郡守或有招致,则趣驾以往。
说者谓召命不至,盖将辞小而要大;
命驾趣行,盖图朝至而夕馈。
其乡有士人连其姓者,贻书痛责之,无以对。
其后除郎,则又不肯入部供职,托足疾以要君,又见于侍郎林栗之章。
熹之不敬于君,大罪二也。
孝宗大行,举国之论礼合从葬于会稽
乃以私意倡为异论,首入奏劄,乞召江西福建草泽别图改卜,其意盖欲藉此以官其素所厚善之妖人蔡元定,而附会赵汝愚改卜他处之说,不顾祖宗之典礼,不恤国家之利害。
向非陛下圣明,朝论坚决,几误大事。
熹之不忠于国,大罪三也。
昨者,汝愚秉政,谋为不轨,欲藉虚名以招致奸党,倚为腹心羽翼,骤升经筵,躐取次对。
既用法从恩例封赠其父母,奏荐其子弟,换易其章服矣,乃忽上章,佯为辞免。
岂有以职名受恩数而却辞职名?
玩侮朝廷,莫此为甚。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熹之大罪四也。
汝愚既死,朝廷交庆,乃率其徒百馀人哭之于野。
虽怀卵翼之私恩,盍顾朝廷之大义,而乃犹为死党,不畏人言,至和其徒建阳知县储用之诗有「除是人间别有天」之句。
人间岂容别有天邪?
其言意何止怨望而已?
熹之大罪五也。
既信妖人蔡元定邪说,谓建阳县学风水有侯王之地,欲得之。
储用迎逢其意,以县学不可为私家之有,于是以护国寺为县学,以县学为护国寺,以为他日可得之地。
遂于农月伐山凿石,曹牵伍拽,取捷为路,所过骚动,破坏田亩,运而致于县下,方且移夫子于释迦之殿,移释迦于夫子之殿。
设机造械,大木巨缆绞缚圣像,撼摇通衢嚣市之内,而手足堕损,观者惊叹。
邑人以夫子为千万世仁,其有害于风教大矣。
熹之大罪六也。
以至欲报汝愚援引之恩,则为其子崇宪执柯,娶刘珙之女,而奄有其身后钜万之财。
又诱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必与之偕行,谓其能修身,可乎?
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盗牛而宰杀,谓其能齐家,可乎?
南康军,则妄配数人而复与之改正。
长沙,则藏匿赦书而断徒刑者甚多。
漳州,则搜古书而妄行经界,千里骚动,莫不被害。
为浙东提举,则多费朝廷赈济钱米,尽与其徒而不及百姓。
谓其能治民,可乎?
又如据范染祖业之山以广其居,而反加罪于其身;
发掘崇安弓手父母之坟以葬其母,而不恤其暴露。
谓之恕以及人,可乎?
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
开门受徒,必引富室子弟以责其束脩之厚。
四方馈赂,鼎来踵至。
一岁之间,动以万计。
谓之廉以律身,可乎?
夫廉也,恕也,脩身也,齐家也,治民也,皆平日窃取《中庸》、《大学》之说以欺惑斯世者也。
今其言如彼,其行乃如此,岂不为大奸大憝也邪?
少正卯言伪而辨,行僻而坚,夫子相鲁七日而诛之。
夫子,圣人之不得位者也,犹能亟去之如是,况陛下居得致之位,操可杀之势,而有浮于少正卯之罪,其可不亟诛之乎?
臣愚欲望圣慈特赐睿断,将朱熹褫职罢祠,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之戒。
仍将储用镌官,永不得与亲民差遣
蔡元定乞行下建宁府,追送别州编管。
庶几奸人知惧,正道复明。
天下学者自此以孔、孟为师,而憸人小夫不敢假托凭藉,肆横于清明之时,诚非小补。
臣谨具觉察奏闻,伏候敕旨。
上历帝圜表 北魏 · 张彝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七
臣闻元天高朗,尚假列星以助明;
洞庭渊湛,犹藉众流以增大。
莫不以孤照不诣其幽,独深未尽其广。
先圣识其若此,必取物以自诫。
故尧称则天,设谤木以晓未明;
舜称尽善,悬谏鼓以规政阙。
虞人献箴规之旨,盘盂著举动之铭,庶几见善而思齐,闻恶以自改。
眷眷于悔往之衢,孜孜于不逮之路,用能声高百王,卓绝中古,经十氏而不渝,历二千以孤郁。
伏惟太祖拨乱,奕代重光。
世祖以不世之才,开荡函夏;
显祖以温明之德润沃九区。
高祖大圣临朝,经营云始,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开剪荆棘,徙御神县,更新风轨,冠带朝流。
海东杂种之渠,衡南异服之帅,沙西毡头之戎,漠北辫发之虏,重译纳贡,请吏称藩。
积德懋于夏、殷,富仁盛于周、汉,泽教既周,武功亦匝。
犹且发明诏,思求直士,信是苍生荐言之秋,祝史陈辞之日。
况臣家自奉国八十馀年,纡金锵玉,及臣四世。
过以小才,藉荫出仕,学惭专门,武阙方略早荷先帝眷仗之恩,末蒙陛下不遗之施。
侍则出入两都,官历纳言常伯,忝牧秦藩,号兼安抚
实思碎首膏原,仰酬二朝之惠;
轻尘碎石,远增嵩、岱之高。
辄私访旧书,窃观图史,其帝皇兴起之元,配天隆家之业,修造益民之奇,龙麟云凤之瑞,卑宫爱物之仁,释网改祝之泽,前歌后舞之应,囹圄寂寥之美,可为辉风景行者,辄谨编丹青,以摽睿范。
至如太康好田,遇穷后迫祸;
武乙逸禽,罹震雷暴酷;
杰淫乱,南巢有非命之诛;
殷纣昏酣,牧野有倒戈之陈;
周厉逐兽,灭不旋踵;
王遇惑,死亦相寻;
暨于汉成失御,亡新篡夺;
桓灵不纲,魏武迁鼎;
晋惠暗弱,骨肉相屠,终使聪曜鸮视并州,勒虎狼据燕、赵。
如此之辈,罔不毕载。
起元庖牺,终于晋末,凡十六代,百二十八帝,历三千二百七十年,杂事五百八十九,合成五卷,名曰《历帝图》,亦谤木、谏鼓、虞人、盘盂之类。
脱蒙置御坐之侧,时复披览,冀或起予左右,上补未萌。
伏愿陛下远惟宗庙之忧,近存黎民之念,取其贤君,弃其恶主,则微臣虽沉沦地下,无异乘云登天矣(《魏书·张彝传》)
坐忘论 其五 真观 唐 · 司马承祯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二十四
夫观者。智士之先鉴。
能人之善察。究傥来之祸福。
详动静之吉凶。得见机前。
因之造适。深祈卫定。
功务全生。自始之末。
行无遗累。理不违此。
故谓之真观。然则一餐一寝。
居为损益之源。一言一行。
堪成祸福之本。虽则巧持其末。
不如拙戒其本。观本知末。
又非躁竞之情。是故收心简事。
日损有为。体静心闲。
方能观见真理。故经云。
常无欲以观其妙。然于修道之身。
必资衣食。事有不可废。
物有不可弃者。当须虚襟而受之。
明目而当之。勿以为妨。
心生烦躁。若见事为事而烦燥者。
心病已动。何名安心。
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
我欲渡海。事资船舫。
渡海若讫。理自不留。
何因未渡。先欲废船。
衣食虚幻。实不足营。
为欲出离尘幻。故求衣食。
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
则有事无事。心常安泰
与物同求。而不同贪。
与物同得。而不同积。
不贪故无忧。不积故无失。
迹每同人。心常异俗。
此实行之宗要。可力为之。
前虽断简。病有难除者。
且依法观之。若色病重者当观染。
色都由想耳。想若不生。
终无色事。若知色想外空。
色心内妄。妄心空想。
谁为色主。经云。
色者全是想耳。想悉是空。
何有色耶。又思祅妍美色。
甚于狐魅。狐魅惑人。
令人厌患。身虽致死。
不入恶道。为厌患故。
永离邪淫。祅艳惑人。
令人爱著。乃至身死。
留恋弥深。为邪念故。
死堕地狱。永失人道。
福路长乖。故经云。
今世发心为夫妻。死后不得俱生人道。
所以者何。为邪念故。
又观色若定是美。何故鱼见深入。
鸟见高飞。仙人以为秽浊。
贤士喻之刀斧。一生之命。
七日不食。便至于死。
百年无色。翻免夭伤。
故知色者非身心之切要。适为性命之雠贼。
何乃系恋。自取销毁。
若见他人为恶。心生嫌恶者。
犹如见人自杀。己身引项。
承取他刃。以自害命。
他自为恶。不遣代当。
何故引取他恶。以为己病。
又见为恶者若可嫌。见为善者亦须恶。
夫何故。同障道故。
若苦贫者。则审观之。
谁与我贫。天地平等。
覆载无私。我今贫苦。
非天地也。父母生子。
欲令富贵。我今贫贱。
非由父母。人及鬼神。
自救无暇。何能有力。
将贫与我。进退寻察。
无所从来。乃知我业也。
知天命也。业由我造。
命由天赋。业命之有。
犹影响之逐形声。既不可逃。
又不可怨。唯有智者。
因而善之。乐天知命
不觉贫之可苦。故庄子云
业入而不可舍为自业。故贫病来入。
不可舍止。经云。
天地不能改其操。阴阳不能回其业。
由此言之。故知真命。
非假物也。有何怨焉。
又如勇士逢贼。无所畏惧。
挥当剑当前。偫寇皆溃。
功勋一立。荣禄终身。
今有贫病恼害我者。则寇贼也。
我有正心。则勇士也。
用智观察。则挥剑也。
恼累消除。则战胜也。
湛然常乐。则荣禄也。
凡有苦事。来迫我心。
不作此观。而生忧恼者。
如人逢贼。不立功勋。
弃甲背军。以受逃亡之罪。
去乐就苦。何可悯焉。
若病者。当观此病。
由有我身。我若无身。
患无所托。故经云。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次观于心。亦无真宰
内外求觅。无能受者。
所有计念。从妄心生。
若枯体灰心。则万病俱泯。
若恶死者。应念我身。
是神之舍。身今老病。
气力衰微。如屋朽坏。
不堪居止。自须舍离。
别处求安。身死神逝。
亦复如是。若恋生恶死。
拒违变化。则神识错乱。
自失正业。以此托生受气之际。
不感清秀。多逢浊辱。
盖下愚贪鄙。实此之由。
是故当生不悦。顺死无恶者。
一为生死理齐。二为后身成业。
若贪爱万境。一爱一病。
一肢有疾。犹令举体不安。
而向一心万疾。身欲长生。
岂可得乎。凡有爱恶。
皆是妄生。积妄不除。
何以见道。是故心舍诸欲。
住无所有。除情正信。
然后返观旧所痴爱。自生厌薄。
若以合境之心观境。终身不觉有恶。
如将离境之心观境。方能了见是非。
譬如醒人。能知醉者为恶。
如其自醉。不觉他非。
故经云。吾本弃俗。
厌离人间。又云。
耳目声色。为予留愆。
鼻口所喜。香味是怨。
老君厌世弃俗。犹见香味为怨。
嗜欲之流。焉知鲍肆为臭哉。
水红花 明 · 高濂
 出处:六十种曲 玉簪记 第二十三出
老旦生丑上:天空云淡寒。
透衣单。
江声悽惨。
晚潮时带夕阳还。
泪珠弹。
离愁千万。
生背:欲待将言遮掩。
怎禁他恶狠狠话儿劖。
只得赴江关也啰。
寒山子 其一百四十七 元末明初 · 僧梵琦
 押词韵第七部
恶者从他恶,善者从他善。
善恶都莫分,从他自舒卷。
舒来大地阔,卷来沧溟浅。
伎俩有尽时,无穷不闻见。
忒忒令 明 · 王玉峰
 出处:六十种曲 焚香记 第九出
与你萍水丝萝相共依今日呵。
飘泊似落花飞絮那妈妈
他恶狠狠厌贫求富。
毒心奸计你若出去了。教我那时呵。
愁眉泪眼。
看谁面皮。
那荆棘里。
芒刺中。
早晚怎生存济
啭林莺 明 · 王玉峰
 出处:六十种曲 焚香记 第十六出
今遭折挫怎打熬。我一身似梦飘飘丑贴:桂英。不要啼哭。
这推详应否都难料。休嗟叹。
不必多焦。且自宽心守着。
那些个祸福惟人自召先生他恶星交。
怎修禳祥解。灾难可潜消
石榴花 元末明初 · 贾仲名
 出处:元曲选 对玉梳 第三折
諕的我意慌张心乔怯战都速。无了魂魄。
软了身躯。则见他恶哏哏嗔忿忿气扑扑
净扭旦认科:正旦云:放手。净云:走的好。今日见你也。正旦唱:猛见了他面目。事在当初。
不合将他千般数落十分怒。料应来命在须臾。
净云:既然见了你。好歹要成合。不肯便杀了你。正旦唱:这厮待强风情打家截道𢬵着做。那𥚃讨护身符。
曾侍郎(四)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七、《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五
细读来书,乃知四威仪中无时间断,不为公冗所夺,于急流中常自猛省,殊不放逸,道心愈久愈坚固,深惬鄙怀。
然世间尘劳,如火炽然,何时是了!
正在闹中,不得忘却竹椅蒲团上事,平昔留心静胜处,正要闹中用,若闹中不得力,却似不曾在静中做工夫一般。
承有前缘驳杂今受此报之叹,独不敢闻命。
若动此念,则障道矣。
古德云:「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净名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老胡示:「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成就一切事法」。
又云:「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
岂欺人哉!
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实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好静恶闹时正好著力,蓦然闹里撞翻静时消息,其力能胜竹椅蒲团上千万亿倍。
但相听,决不相误。
又承以老庞两句为行住坐卧之铭箴,善不可加。
若正闹时生厌恶,则乃是自扰其心耳。
若动念时只以老庞两句提撕,便是热时一服清凉散也。
公具决定信,是大智慧人,久做静中工夫,方敢说这般话,于他人分上则不可。
若向业识茫茫增上慢人前如此说,乃是添他恶业担子。
禅门种种病痛,已具前书,不识曾子细理会否?
上马娇 金末元初 · 石君宝
 出处:元曲选 秋胡戏妻 第一折
王留他情性狠。伴哥他实是村。
这牛表共牛觔。则见他恶噷噷轮着粗棍。
这厮每哏。端的便打杀瑞麒麟。
么篇 元初 · 关汉卿
 出处:元曲选 救风尘 第三折
则见他恶哏哏摸按着无情棍。
便有火性的不似你个郎君
云:你拿着偌粗的棍棒。倘或打杀他呵。可怎了。周舍云:丈夫打杀老婆。不该偿命。正旦云:这等说谁敢嫁你。背唱:我假意儿瞒。
虚科儿喷。
着这厮有家难奔妹子也你试看咱风月救风尘。
代转户侍充职知庐州谢表1033年7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宋景文集》卷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某言:伏奉制命,特授臣户部侍郎、充龙图阁学士、知庐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者。
宠加无状,愿出所涯。
涣汗不收,扪心增㥏。
窃念臣憃烦材品,捍格艺文。
早污署堂,继持从橐。
庆亲逢之在旦,托私盖以如天。
既负又乘,宜疏而粺。
书思朝簿,绝念夫均劳;
计过夜分,未知其寡悔。
且复禀生多病,中年早衰,目苦眊昏,气多辎结。
愔愔臂肉,计日减分;
种种头毛,从衰得白。
或卧庐请告,或伏枕弥旬。
极昧死以陈章,愿出藩而宽疾。
洪惟惨爱,终尔依违。
如臣至愚,自卜已审。
非不知高门之地,迩帝所之凝严;
承明之庐,为仕涂之极挚。
而命奇智困,福过灾生。
跛倚不足以相仪,忘误无容而置对。
起讫还卧,自取晋臣之嗤;
否终弗倾,谁任羲爻之咎?
罔虞三渎,频紊四聪。
祈天必从,誓恩不朽。
伏蒙皇帝陛下深仁念旧,大度匿瑕,收电霁威,回春振槁。
悯其尸居之气,察无他恶之肠,更进文昌之贰官,尚领河图之秘禁。
择其善地,许以再麾。
本缘偃息之私,更遂便蕃之数。
臣敢不勉修治体,遍谕上仁。
循致乐和,少宽旰昃。
至于遵宣尼之慎疾,访周氏之全医。
冀及平彊,再陪访逮。
出奉会稽之最,非敢告劳;
归成丽正之书,誓无私恨。
逢辰论报,没齿为期。
两府谢改知制诰1043年4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宋景文集》卷五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伏奉去年三月壬辰诏书,蒙恩授依前官知制诰者。
禁掖清华,王言密勿。
谬尘高选,擢具常员。
志表叨荣,㥏馀集惧。
伏念祁禀生尪薾,植性狷疏。
因仕易农,缘辰取宦。
时惟国教,专育人材。
遂籍翁仲之门,入直史家之观。
并游群畯,寖揽芳蕤。
或抱蕝容台,或䌷书仙室。
观殊尤于盛旦,窜章句于诸儒。
官录其勤,上或称善。
进筹九府之局,参注二螭之坳。
泰与日偕,忝随事积。
旋属昆亲贰政,慈圣见怜。
谓进拟于异时,必妨嫌而烦请。
弗由佥论,直寘禁联。
成命自中,闻者皆竦。
奈何屯蹇之运,疴瘵夙缠。
全剧无常,倚徙多阻。
比请间而得见,辄顿首以自陈。
愿守僻藩,少纾羸疾。
俄蒙下蔡之组,间换宛丘之章。
课不时升,法当有殿。
朝恩一解,召节临颁。
还合关门之符,重瞻户牖之坐。
危心歆艳,悸魄妥安。
然早夜以惟,材分知止。
未即衰而老至,不称服而灾生。
目糅眩花,鬓垂纷葆。
方将奉还迩职,仍丐州麾
收桑榆之末阴,答天地之全施。
不图甄齿,更逮刍微。
蠲试可之成规,即代言之亲补。
拜贶三陌,循襟九回。
伏况书命之司,风烈攸系。
本之浑灏,济以纯深。
追周监之多文,讨汉兴之尔雅。
布昭于外,润色须工。
权舆毫端,鼓舞天下。
讵宜颓晚,可玷详求。
上隳郁穆之风,自取稽留之悔。
宠灵云误,褒进有基。
斯盖阁下敷叙彝伦,迈种昭德
审无他恶,惜委寸长。
启佑清衷,财成庆泽。
使陨跗复蒂,覂驾还驱。
脱重险于风波,曝至情于日月。
谨当益探前载,徐绎大猷。
服勤蚤入之常,慎对省中之语。
一篑而进,稍勉于有成;
万折必东,不乖于攸趣。
有如自昧,可质明神。
卑情无任铭恩佩德激切知归之至。
金盏儿 元 · 杨梓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元曲选外编 豫让吞炭 第一折
扭回身。上阶跟。
智云豫让。你又来了。再若阻当我。一剑挥之两段。正末唱:他恶哏哏面色十分愠。剑横秋水气凌云。
折末尸骸横百段。热血污黄尘。
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
三川寨官军陷没事奏康定元年九月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二、《韩魏公集》卷一四、《韩魏王家传》卷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泾州驻泊都监王圭屯瓦亭寨,率援兵至师子堡,贼围之数重。
谕军中曰:「此死地也,不可不用命」!
乃挥铁鞭进斗,贼众披靡,中三矢而还。
番贼留军大掠三日
渭州钤辖郭志高率大兵趋三川,贼乃退。
三班借职郭伦固守定州堡,得不陷。
刘璠堡本军指挥使散直王遇,弓箭手都虞候刘用,以事急出降,遂并陷乾沟、乾河、赵福三堡
然继宗来权本军方一日,而李纬等未曾经历行阵,仓卒出战,而士卒畏怯,遂至退衄,使黠虏恣行杀掠而归。
刘继宗、李、王秉望特免推鞫,不以败兵马多少计罪,但量其情之轻重,等第削官,或更移降差遣,以责后效。
王圭以孤军千馀当锋血战,所杀贼兵不少。
既被重创,次日尚求益兵出战,人皆服其勇节。
虽所亡数多,盖众寡不敌,欲望贷其败军之罪,必能敢励奋身,尽死为报。
明州到任谢两府107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八、《元丰类稿》卷三六、《曾文定公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右巩启:伏奉敕命,授前件差遣,已于正月二十五日到任上讫。
伏念巩才无远用,学殆小知。
误蒙恩,愧乏当官之效。
属时泰豫,遇上休明。
欲治之心,夐追于三代;
非常之旦,特起于千龄。
顾是孤生,最为远迹。
虽逢辰之难得,独揣己之无堪。
故群材衒鬻之初,未始自陈于薄技;
而众论骋驰之际,何尝辄预于半辞?
锱铢动谨于成规,毫发敢萌于私见?
以兹循分,庶获寡尤。
然而一去本朝,六祗外服。
十年荏苒,未谐拱极之诚;
万里周流,尚负循陔之念。
当至仁之平施,亦微物之可哀。
兹者方祗诏以在涂,复析符而假守
四明之穷裔,处百奥之东偏。
浮海之航,鼎来于远国;
践山之筑,益起于坚城。
猥出选抡,冒膺寄属。
此盖伏遇某官辅成世教,乐育士伦
阴推覆护之私,每借吹嘘之力。
致兹顽钝,与在甄收。
然而察无他恶之肠,方赖兼容之度。
草茅之质,使遂
菽水之欢,许伸于反哺。
尽待曲成之赐,俯厌难止之情。
誓在糜捐,用酬钧播。
胡俛罪名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苏魏公文集》卷一七
臣等伏见前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胡俛,昨因解宾王论告先知登州日,将斫伐到廨宇内桐木制造笼子入己,坐监主自盗法,计赃不满一贯文,遂至停废。
窃闻被劾之日,曾攀援法寺断例,有廨宇内斫卖钱入己者,只作收到地利,并不书罪,及有依前官言说,将卖公使菜园钱入己者,只作误认官私财物罪名定断。
兼称宾王自是前任知州,其所论告,显非干己,而有司拘文,卒从深坐。
情轻法重,众所嗟悯,弃置散地,已一年馀。
后来闻有近臣为之奏雪,乞朝廷原情特与叙用。
臣等窃以久在儒馆,累历差使,数有臣僚论荐,观其操守,固非贪猥之流。
昨者所犯,盖以失于周防,至为仇人捃摭文致,其罪无由自明。
然比之斫贷卖及收公使课利之人,过亦未大。
宾王本是登人,与结怨非一朝。
昨因待阙还乡日久,求过失无所不至,惟得伐木一事。
足明之当官,别无他恶
徒以赋性狷急,不能容物,致与宾王不协,终为所讼。
之短,不得无过,从而废弃,亦又甚矣。
臣等以谓法禁之设,所以奸萌而抑浇敝,自坐罪,怨仇得志,增长偷薄,无甚于斯,岂朝廷用法之本意邪?
臣等欲乞将元犯因依及攀援体例,详酌情理,早赐牵复,足以彰治朝之宽典,惩好讼之薄俗也。
胜葫芦 元 · 金仁杰
 出处:元曲选外编 追韩信 第一折
可知大古是人伴贤良智转高。
净怒云了:呀。
怎想舌是斩身刀。
则见歆歆伏着龙泉左错
他把我踢收秃刷观觑。
则觉我惊惊战战心怕。
不由我的羞剔㾕腿脡摇。
乞摈斥吴敏靖康元年七月十三日 宋 · 陈过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三、《靖康要录》卷九
臣闻汉田千秋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
匈奴单于曰:「汉置丞相非贤也,一妄男子上书得之矣」。
宰相非其人,取笑四方,见轻戎狄如是;
而责其抚百姓、镇四方,亦难矣。
臣谨按少宰吴敏不才而喜为奸,无识而好任数。
又其天资险佞,籧篨戚施,面若畏人,退而害物。
自童幼时为蔡京父子养于门下,侧媚狎昵,日益亲附。
郑居中作相,与构隙,乃峻擢辈,列于侍从,分布亲党,四面刺探,当时被其中伤者不可胜计。
奸迹既彰,久被弃斥。
前年及子绦复出为恶,首加荐引。
、绦将败,而攸及李邦彦齐驱并进,于是又背而从攸。
夷考其行,岂可置诸庙堂,以污宰辅之任?
伏自上皇禅位陛下,登极之初,授受揖逊,若唐尧虞舜,初无间言。
乃贪天之功以为己力,每于章疏喋喋自明,此敏之罪一也。
陛下仁孝通于神明,形于四海,天下之所共知。
辄具劄子,欲令百官在上皇前则言陛下孝,陛下前则言上皇慈,播传中外,人心疑惑,此敏之罪二也。
臣僚累上章疏击蔡京父子、余深、李邦彦等,竭力营护,类多阻抑不行,或行之不尽,使陛下刑政赏罚不均,此敏之罪三也。
顷时方贼作过,真州,遽挈其家遁于亳社,州人因此惊骇,不安其居。
昨者金寇犯阙,又首入劄子,乞令其父般家东下,执政、从官纷然相效,使京师之众,扇摇惶惑,此敏之罪四也。
左司郎中吴岩夫婚姻之家,显有亲嫌,引列宰属,倚为腹心,而不顾公论,此敏之罪五也。
妻兄曾开初除知东平叶梦得除知颍昌
东平不及颍昌,于是令开与梦得两易其任。
曾楙、曾班、曾几皆其妻党,故剖符大藩,或持节善地。
不惜爵位,以私其亲,此敏之罪六也。
昔与宇文虚中同除中书舍人,润色诰命,赖虚中为多。
台臣列论虚中恶同王蕃,而又极力营救,不为施行,其罪七也。
顷常荐燕瑛为广南漕臣,交通情好,盖非一端。
胡直孺发运使,时敏寄居真州,干求请谒,靡所不至。
直孺皆以交结匪人,荐致弹劾,虽不得已而罢去,将以龙图直学士典领要藩,其罪八也。
真州不能择交,而与赃污罪人石悈宴饮游从,近乃召赴阙,士论大喧,其罪九也。
学官吴若上书痛诋其罪,初则怒而逐之,日下押出国门。
是时金寇初退,城外剽掠未息,若无宿之地,实幸其为乱兵所杀耳,既又复其旧职,果出于诚心乎?
太学生陈东上书痛诋其罪,初则欲加以重辟,既又命之以官。
作威作福,喜怒自己,其罪十也。
他恶未暇悉数。
自知其才不足以当大任,中怀惭怍,不敢举头仰面,以见士民,众皆侮笑之。
不敢入尚书省判状治事,自当轴以来,不得已而过省者,统十数日而已。
方今国家多事,外则夷狄交侵,内则纲纪废坏,虽贤而智者犹恐不胜其责,况如敏者!
他日误国,万万无疑。
古人云:「屋大而柱小,可为寒心」。
敏之谓也。
臣愚伏望陛下念祖宗基构之大,搜采群策,共致中兴。
如敏之奸懦,速宜摈斥。
迟疑不决,则国势委靡,中外解体,不可支持矣。
臣不胜感切之至。
取进止。
易小传明 宋 · 沈该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一五、《易小传》卷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其太极未判,有一而未形者乎。
及其一已形而奇耦分,于是两仪生焉。
圣人因奇耦之始而为两仪之象,因三才之道而立乾坤之体。
乾坤始交而八卦生焉,八卦相荡而六十四卦成焉,皆由变之所生也。
故《乾》之三爻交于《坤》,则变而为《震》、为《坎》、为《艮》。
《坤》之三爻交于《乾》,则变而为《巽》、为《离》、为《兑》。
此乾坤之变而生八卦也。
《乾》宫之变,一世为《遇》,二世为《遁》,三世为《否》,四世为《观》,五世为《剥》,游魂为《晋》,归魂为《大有》。
《坤》宫之变,一世为《复》,二世为《临》,三世为《泰》,四世为《大壮》,五世为《夬》,游魂为《需》,归魂为《比》。
《震》、《巽》、《坎》《、离》、《艮》、《兑》六宫之变,大率皆然。
此八卦之变而生六十四卦也。
六十四卦之变,一卦之中六十四卦具焉,其变四千九十有六。
而卦有四时推迁之异,爻有五行生尅之殊。
参伍错综,非巧历之所能计。
此卜筮之占,吉凶休咎之应所以无穷也。
历观古人之用《易》筮,皆用爻变以断吉凶。
其爻变之法,大略可见。
如《震》之为车(见《国语》,公子重耳在秦筮,得《屯》之八。),为杀(见闵公元年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
《坎》之为劳(见《国语》,同前。),为法(见宣公十二年,晋楚战于邲。)
《坤》之为众,为顺,为文(见《国语》,同前。)
《离》之为言,为牛,为鸟(见昭公五年穆公之生,筮得《明夷》之《谦》。)
《艮》之为门庭,《坤》之为布帛(见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生,敬仲筮之,遇《观》之《否》。)
风为天于土上,则为风而行著于土(同上。)
天为泽以当日,则为天子降心以逆公(见僖公二十五年,秦伯将王遇《大有》之《睽》。)
《震》而为《坤》,则为车从马(见闵公元年毕万同前。)
《坎》而为《兑》,则为川壅泽(见宣公十二年。同前。)
《离》而为《艮》,则为火焚山(见昭公五年。同前。)
《坎》而为《巽》,则为风陨妻(见襄公二十五年崔武子卜取东郭偃之姊。)
亦有舍正体而取别体者,如《观》之《否》,周史以为有山之材(见前庄二十二年陈厉公事,自二至四有《艮》象。)
《震》之《复》,汉儒以为有《坎》之象是也(《前汉·五行志》:《京房易传》曰:「震遂泥,国多麋。」释者谓自三至五有《坎》象,四在水中,故为泥。)
有得二卦而取合体者,如正《屯》悔《豫》是也(公子重耳在秦,筮得正《屯》悔《豫》,内卦曰正,外卦曰悔。《震》下《坎》上为《屯》,《坤》下《震》上为《豫》。得此二卦,《震》在《屯》为正,在《豫》为悔,爻皆无为,故合二卦而言之也。)
或有一卦而多变,则以变卦为断,如晋成公之归,遇《乾》之《否》,知其君之三出。
有六爻皆为变,则以本卦而言,如秦伯纳公子重耳,遇《泰》之八,知其事之必济。
凡此之类,爻变之大例也。
触类而长之,则思过半矣。